武汉中学历来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课程教学处的统筹安排下,综合教研组按照学校“课例研究”要求,组织老师们进行“讲”、“听”、“研”、“思”,相互学习、交流、促进,反复磨课研课,实现教师们的自我成长与共同进步!
第一部分 课堂展示
11月19日(周五)美术老师熊慧在高一(10)班以“人间生活——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世俗之美”为主题,进行课例展示。
熊老师先以一首学生们感到亲切、熟悉的武汉话歌谣《汉阳门花园》导入,引入人间生活主题。随后,熊老师通过引领学生们赏析唐代画作《簪花仕女图》让学生们体会到盛唐时流行的社会风尚与审美观念,与接下来宋代体现民俗生活的作品进行对比。课堂上等比例还原的实物卷轴《清明上河图》让学生们大饱眼福,并通过对其表现形式、构图的分析了解画家是如何表现的世俗生活,课中运用了视频、音频、实物展示,小游戏的设置令学生们兴趣盎然,学生们深切感受到了北宋多姿多彩的市民生活和城市繁荣景象。最后,熊老师启发学生们也要做生活中的艺术家“热爱生活、关注当下”,可以用画笔记录生活,并展示了武汉中学学生作品《武汉中学的一天》。
第二部分 课后研讨
11月22日(周一)上午,综合教研组的老师们齐聚团体辅导室,对熊老师的课展开了充分的研讨交流。
赵翠云老师从专业的角度出发,提出“两好、一加强”。首先是“内容选择好”,赵老师高度称赞熊老师选择了武汉歌谣、经典名作作为素材讲解,有利于学生结合实际消化吸收。其次是“教具准备好”,在教具的准备上有音频、视频、实物,准备充分,让学生更真实地体会到人间生活。最后,赵老师也提出了需要加强不同年代的差异性讲解,例如隋唐时期的宫廷生活与宋代时期的世俗生活在画作创作上的差异性体现在哪里。
秦燕春老师提出,在《簪花仕女图》的展示完后还可以加入同时期同类画作的展示,以时代为线索进行多图展示使内容更丰富。
综合组教研组长杨传志老师认为这节课突出了综合组学科的特点,抓住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出综合组学科一定要带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觉得这门学科有趣自然会听,有用自然会学!
最后,课程教学处副主任李钊鹏表示国家教育政策上一直强调要大力发展美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李主任高度赞扬了这节课主线鲜明,重点突出,并且他提出这节课可以和历史、政治、语文等学科进行融合,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武汉中学综合教研组由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心理健康五门学科组成,教研组长由资历深厚、业务精通的杨传志老师担任。该教研组学科门类多,专业性强,实践性强。
综合组的老师们一直致力于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合力打造与高考学科相辅相成的素养课程,共同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新高考背景下,综合组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END
来源:课程教学处 综合教研组
撰文:董思颖
摄影:赵翠云、董思颖、熊敏荣
责编:陈思
审稿:朱晏华、辛丽梅、李钊鹏
运营支持:家长一百新媒体团队